close



(摘錄自開眼電影網)>

故事講述兩名毅然決定加入對伊戰爭的大學畢業生,在長達4年的戰事中,對伊戰爭始終沒有突破,這時兩名美國大兵突然與部隊失聯身陷阿富汗,他們的命運分別引起國會參議員賈斯柏(阿湯哥 )、記者珍妮羅絲(梅莉史翠普 ),以及滿懷理想的大學教授史蒂芬(勞勃瑞福 )的高度關注,國內反戰輿論紛紛,於是參議員賈斯柏為利益延請記者珍妮羅絲為更激進的「新戰略」背書;另一方面,長期關注反戰議題和理念的教授史蒂芬則為援救兩位大兵積極奔走,但官員與記者的報導卻對兩位大兵未知的命運投下更驚險的變數。在這一場政治與人性的角力下,大學教授史蒂芬是否來的及救回兩位大兵?

 


由於這部是阿湯哥今年唯一作品,因此在剛上映時,我特別上網看了這部片的介紹。片中三個卡司十分堅強,除了阿湯哥外,勞勃瑞福加上影后梅莉史翠普,三大影壇巨星在一部政治話題性十足的電影會產生什麼樣的意念傳達,頗令人注目。尤其是勞勃瑞福,之前的作品「間諜遊戲」、「叛將風雲」讓我印象十分深刻,雖然第一次聽到他的名字是在他執導、布萊德彼特主演的「大河戀」,後來長大才慢慢認識這位風采依舊的巨星。我知道這不是一部娛樂片、動作片,也不是驚聳的恐怖片,而是沈悶的劇情片,雖然正在上映的幾部片不錯看,奪魂鋸4貝武夫HERO電影版等,但權力風暴就是對我有莫名的吸引力,或許是這三位巨星的加乘效果催化了我觀看的動機吧。

參議員阿湯哥特地找來資深記者梅莉史翠普進行一對一訪談,很明顯地是希望透過這位資深記者的巧筆宣傳美國政府對反恐的新戰略,讓人民重新拾起政府過去幾年在反恐戰爭中挫敗的信心。

新聞媒體是當今最有影響力的廣播媒介,人民對經濟、政治、國際等等時事的獲知都來自於新聞媒體,然而我們卻可以看到國內的新聞媒體有明顯的政治色彩,就其立場作選擇性的播報、利他性的文字標題,梅莉史翠普在訪談完後面臨同樣問題,新聞台是商業導向,站在她記者立場,照實地報出阿湯哥所闡述的新戰略,無疑是在替共和黨政府作政策宣達,但或許新聞就是如此,以中立立場、不加油添醋、忠實地報出新聞;不過她想以另外一個角度來探討這新戰略的可議之處,美國政府是否過份自信還能打贏這個反恐戰爭,蓋達組織的首腦到現在還沒一個影,將海珊擊潰的反伊戰爭延伸的反恐戰爭已超過五年,美軍死傷人數至今仍不斷增加,窮美國全國國力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了也不過四年,這場反恐戰爭究竟何時可以結束,是否美國不願低頭承認挫敗,繼越戰之後再度敗在一個第三世界國家(阿富汗),還是不願承認其實美國是為了石油而戰。當然,她只是受雇新聞台的資深記者,大多數人也會被迫讓步,這則新聞以跑馬燈方式做出新聞快報。


這個新戰略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前線的士兵如同基層的員工,他們行動的成與敗關鍵影響決策者的下一步,甚至勝敗,新戰略的第一個任務中,牽動整個局勢的卻是從大學志願入伍的畢業生,(題外話:此軍事行動怎會叫兩個菜鳥上陣)一旦任務成功,阿湯哥更可如虎添翼地進行所謂的新戰略,一旦失敗,阿湯哥除了面臨高層的關切,也必須面對接踵而來的輿論壓力,很可能最後被迫停止這項行動。

 

片中勞勃瑞福與學生的談話中,也讓人體認成長的環境多少影響了一個人的性格與未來前途,他講的一段話十分令人省思:在這個國家得到最少資源的人,居然是要付出生命來保衛那些得到最多資源的人。居住在黑人貧民區的小孩,從小冒著在街上被打死的危險用功苦讀,好不容易上了大學,為了不想一畢業就負債,志願從軍保衛國家去,希望靠軍餉來償還就學貸款;戰爭若開打,最可能先死亡的就是這些志願從軍的貧苦小孩,而第一個喊退卻的竟然是過著優渥生活的有錢人。

在台灣打開電視新聞就可以看到政客醜陋的模樣,阿湯哥為了達成政治目的貿然做出危險的軍事行動,軍隊只是政客手中的棋子,志願從軍的青年究竟為何而戰、為何而死,士兵們被官冕堂皇地洗腦著「保衛國家、榮譽」等的政戰話術,士兵們的愛國理念與信仰最後卻是為政客們的錯誤決定而戰死異鄉,何其悲哉。


英文片名「Lions for Lambs」語出自英國將軍,意指:「一群被羔羊率領的雄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aronblog 的頭像
    aaronblog

    豪情壯誌

    aaron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